【麻黄】
辛微苦温 肺,膀胱经 |
功效与主治 |
|
发汗解表 :外感风寒表实证 宣肺平喘 :风寒外束,肺气壅退喘咳证 |
利水消肿 :水肿兼有表证 温散寒邪 :风湿痹痛;阴疽证 |
|
类效对比 |
① 麻黄辛温微苦,发汗解表,散风寒,治风寒外束,邪热内功,肺气壅遏之咳喘 ② 苏子辛温下气,消痰止咳平喘,治肺气不降痰涎壅盛之咳喘 ③ 旋覆花苦辛咸微温,消痰消水降气止噫 ④ 紫菀辛苦温,开泄肺郁疏肺之气血,治寒饮蟠踞,浊涎胶固,喉中如水鸡声者尤优 ⑤ 枇杷叶苦平泄肺胃之热,下气化痰,止喘止噫 ⑥ 其他见桂枝,香薷,麻黄根之对比 |
|
临证参考 |
① 麻黄配生石膏,能增强宣肺利尿,又能减小麻黄发汗的作用,水肿表热肺热优适。 ② 麻黄利尿,主治上半身及头面四肢水肿,或急性水肿兼表热。有表寒配羌活,防风,脉沉里寒配附子。 ③ 又如越脾汤,越脾加术汤治急性肾炎之水肿,但单臌胀不用麻黄。 ④ 麻黄发汗解表,治表实无汗,配桂枝以增发汗之效,如麻黄汤治伤寒恶寒重,发热轻,无汗头痛身痛而喘者。 ⑤ 麻黄止咳平喘,配杏仁能增强疗效,苦肺热加生石膏,黄芩,知母,如麻杏石甘汤加知母,黄芩,若治寒饮配半夏,细辛,五味子,干姜等,如小青龙汤,麻黄配钩藤平喘之效甚好。 ⑥ 麻黄治阴疽,如阳和汤加减,可以疗腰椎结核,也可治寒性脉管炎(计有熟地,白芥子,鹿角胶,肉桂,炮姜,甘草,麻黄)。 ⑦ 麻黄主要成分为麻黄碱,含少量伪麻黄碱,挥发油等。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。 |